清同治年間,滇西大理地區(qū)戰(zhàn)亂結(jié)束,光緒初年從滇南通往滇西的商道再通,大理人、巍山人、臨滄博尚人又奔來勐庫收茶葉,大戶賽的漢人們開始在遠離寨子的山坡上開地種茶。1 904年彭錕對雙江進行改土歸流后,傣族、布朗族、拉祜族、佤族等對漢人已沒有管理權(quán)和制約權(quán),土地買賣和開墾更為自由,漢人在大戶賽開出大片大片的土地種茶。
大戶賽現(xiàn)在留下來的光緒末年民國初年的茶園至少還有500畝,全是漢人開的茶園,離漢族寨很近。大戶賽漢族寨70歲以上的老人們還能說出哪塊叫李家茶園,哪塊叫張家茶園,這些100年左右的茶園全是按滿天星順坡栽的方法栽種,雖然這些茶園現(xiàn)已被矮化改造過,但由于根部和主干較粗,一看便知是老茶園。
大戶賽保留得最好的古茶園在拉祜族居住的河邊寨,大戶賽20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樹大部分都在這里,這片古茶園約有五六十畝,不知為什么沒有被矮化,長得枝干高粗,葉亮濃綠。茶樹樹圍大多在90厘米至1 10厘米之間,拉祜人說這片茶園是他們的先祖?zhèn)兎N下的,有多少年已說不上來,連70多歲的老人都說不上來是哪代先祖種的,說明這片茶園已是上數(shù)六代、七代的事了。雙江改土歸流以后,大戶賽有一半的拉祜人遷走,而這片茶園也讓一半的拉祜人留了下來。
民國初年基督教傳進雙江,美國傳教士進入勐庫。民國二十年代小戶賽已有基督教堂,大戶賽的拉祜人每個禮拜日都去小戶賽做禮拜,唱圣經(jīng)歌。1949年以前大戶賽的拉祜人漢話講得不好,英文版的圣經(jīng)歌卻唱得很流利,大戶賽的拉祜族自住一寨,沒有和漢族雜居并寨,保留下來不少拉祜族傳統(tǒng),至今大戶賽的拉祜族依然講拉祜話,愛喝烤茶,婦女們愛穿拉祜族服裝。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guān)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guān)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