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南糯山,大家總是先討論一番30個村寨采摘的普洱茶口感特性,然后滔滔不絕地講述著各自步行進入半坡老寨朝拜歷經雨雪風霜的茶王樹一路見聞,在漫山遍野的茶樹林里穿行,呼吸清冽的空氣,間隔幾公里就有一股潺潺的山泉水流出,無論頭頂的太陽怎么炙烤,一踏入南糯山瞬間神清氣爽。南糯山位于瀾滄江下游西岸,臨近214國道旁,相比版納其他茶區(qū),南糯山有著致勝的地理優(yōu)勢,從景洪出發(fā)30分鐘左右便可到達山腳下,山路坡陡彎急,但路面非常平坦,便利的交通讓南糯山幾乎成為所有茶客去勐海茶山的第一站。
南糯山的久赴盛名一開始不是因為茶,而是竹筍。在傣語中,“南”意為水或醬,“糯”意為竹筍,合起來意為盛產筍醬的山,據傳千年前的某一天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視,當地哈尼族頭人設宴招待,席上的筍醬讓土司吃得十分歡喜,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進貢筍醬,南糯山因竹筍而得名,南糯山村民制筍醬的傳統(tǒng)也一直沿襲至今。南糯山最早從什么時候開始種茶已無資料可考證,生活在南糯山的僾伲人有父子聯名制的取名傳統(tǒng),即用父親名字的最后一個字作為子女名字的第一個字,僾伲人口傳歷史說,由此計算他們已定居此山58代,也就是唐代時期就落腳于此。唐代南詔時期,居住在南糯山布朗族的先民一直在栽培利用茶樹,1100多年前,布朗族的先民遷離了南糯山,而他們遺留下的茶樹被隨后遷來的哈尼族支系僾伲人所繼承。圖片
千百年來,僾伲人對南糯山的茶樹保護、利用,并不斷新植、改造,使南糯山茶葉生產不斷發(fā)展,由于地處交通要道,在近代史上南糯山有著舉足輕重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云南機械制茶的發(fā)祥地。作家雷平陽先生在《八山記》一書中曾這樣描寫南糯山,“當然,現在的南糯山,早已把自己的身軀毫無保留地凸現在世界的目光之下。高速公路就在山腳下,往來的車輛足以把任何夢想帶到世界的任何地方,而且這種運輸的速度遠非牛幫、象幫和馬幫可比。開啟南糯山現代之門的鑰匙,它轉動的時間,甚至早于其他門的打開?!?/p>
翻開塵封的歷史,你會驚訝地發(fā)現,“南糯山”三個字有很多標簽,不僅僅只代表茶葉,還留下許多歷史文化演變的軌跡。1938年,回族商人白孟愚在云南省財政廳的支持下,到南糯山創(chuàng)辦思普茶葉實驗場(即今云南省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的前身),把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制茶機器從國外運進南糯山。與此同時,設立南糯山種茶場,新開辟茶園1100畝,種植茶樹數十萬株,存活17萬株,于1945年投產。設立南糯制茶廠,用當時先進的制茶機制出第一批紅茶、綠茶,白孟愚曾將這些機制紅茶銷到了香港、緬甸、印度,在南糯山茶廠寫下了云南現代化制茶的第一頁。圖片
據很多老人回憶,白孟愚在制茶之余,窮己之力,扶持茶農,在哈尼人中間,推進茶葉的科學種植與生產,被僾伲人稱為“孔明老爹在世”。1938年云南省府“有調查普思邊地之舉”,一位名叫姚荷生的清華學生,參加調查隊之后出版專著《水擺夷風土記》。在姚荷生的筆下,當時的勐海,已是茶的都市:“從前十二版納出產的茶葉先運到思茅普洱,制成緊壓茶,所以稱為普洱茶?!庇捎诓枞~經濟的勃興,勐海逐漸的“摩登”了,不僅道路鋪上了柏油,建筑新式的醫(yī)院、中學、圖書館和電燈廠也建立起來。這兒,有說漢話、穿西裝、打網球、喝咖啡牛奶并把子女送入學校讀漢書的勐海土司刀良臣;有學識淵博協(xié)助車里縣長筑路的勐混代辦刀棟材;有會說英語和緬文的留學生土司刀棟柏;有邊地英雄柯樹勛之婿、富極窮邊的群龍之首、茶商李拂一……”透過文字我們看到因便利的交通條件南糯山茶葉得到最高利用率,為當時創(chuàng)造出巨大財富。
……
南糯山算得上是云南茶山中成名最早的一批了,交通便利、生態(tài)良好,為它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然而南糯山雖然成名很早,但是,南糯山的茶葉在過去要么做成名優(yōu)綠茶、紅茶,要么為大廠供應原料,缺乏自己的獨立身份。隨著本世紀初以來,市場把目光聚焦到普洱茶,尤其是2008年以后,古樹純料的概念漸漸推開,南糯山30個寨子,同山不同味的普洱古樹茶資源和優(yōu)勢,被各大中小型普洱茶企業(yè)發(fā)掘出來,大家紛紛入駐搶奪古樹茶資源。從此南糯山的標簽不再只是普洱茶大廠的原料基地,而是有了自己的獨立身份,南糯山及其產茶的各個寨子的名字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個茶企出產的茶品上,一些寨子的純料普洱茶也成了茶客們追捧對象,比如丫口寨、石頭寨、姑娘寨、半坡寨等等。甚至還有專做南糯山純料茶的茶企,南糯山徹底完成了從臺后走到臺前,擁有為自己名字代言的資格。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