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遺忘的茶膏文化
中國的茶葉發(fā)展史上,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往往被茶學專家們所忽視。那就是古代的茶人,或者說極少數的“能工巧匠”一直在不間斷地做著一種嘗試——將茶葉的纖維物質與茶汁分離,并將獲得的茶汁進行再加工,還原成更高一級可飲用的茶產品——茶膏。
?
清朝著名的藥學家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脹,受寒,用姜湯發(fā)散,出汗即可愈??谄坪眍?,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br /> ?
可見,普洱茶含有多種對人體產生養(yǎng)生功效的保健因子,普洱茶膏又是普洱茶精華的濃縮,是針對性更強的保健功能與品飲價值的茶品。

普洱茶膏簡史
【唐代:茶膏雛形】
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國時期,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貢品茶膏進獻,據吳任臣《十國春秋》記載:“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
?
【宋代:茶膏形成】
在宋代,茶人已經成功地將茶葉與茶汁分離,并將茶汁還原為另一種稠狀物質,即茶膏。趙汝礪《北苑別錄》記載,其制作方法為:將茶葉淋水數次令其冷卻,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榨膏前用布包裹起來,再用竹皮捆綁,然后放到大榨床下擠壓,半夜時取出搓揉,再放回榨床,即翻榨,便制成茶膏。
?
【清代:茶膏列為貢品】
普洱茶膏于雍正七年(1729年)正式成為貢品。最初的普洱茶膏,少量的通過茶馬古道轉運到西藏,并在上層人群中迅速傳播開來。隨后,清朝皇室通過與藏區(qū)的政治交流開始流行茶膏。
【現代茶膏】
辛亥革命之后,清宮不再制作普洱茶膏產品,這一絕技也逐漸到了失傳的邊沿。但自2000年始,經數十名專家不斷研究,卻逐漸通過現代科技還原了這一技術,使現代的普洱茶膏制成品與原清宮所出非常接近,人類源遠流長的茶膏文化因而再次綻放出新的異彩。
?
茶膏四大保健功效
? 消食、解油膩
普洱茶原有的纖維素酶與果膠酶,后續(xù)的發(fā)酵過程中,在其它酶系的相互作用下,分解大量的衍生物。這些衍生物不僅有糖化酶,還有其它與人體胃腸的生物酶系產生反應的酶類,增加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強人體消食功能。
? 養(yǎng)胃暖胃
普洱茶膏屬于小分子,有利于人體的胃腸道的吸附,刺激性小;內含果膠物質遠高于其它茶類,不僅體現很好的吸附性,又能粘結和消除體內細菌毒素和其他有害物質,起到很好保護胃粘膜的功效。
?
? 降血壓、降血脂
普洱茶膏的咖啡堿與茶堿有利尿作用,對緩解高血壓及高血脂有潛在的功能。而茶多酚可增強微血管壁的韌性,還可抑制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fā)病率。
?
普洱茶膏從簡單的榨取到現代化的萃取,凝聚了上千年來無數先輩的智慧以及人們對飲茶養(yǎng)生文化的重視,是茶文化的傳承和制茶技藝的更迭,也是貫穿古今的我國制茶發(fā)展史的一個縮影!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m.sinowalls.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