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的鑒賞(下) (1)
五、紫砂藝術(shù)的時代風格與個人風格
(一)時代的風格
從明代至今,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制作的工具、步驟、形成之法皆不相同。例如︰明末清初之壺多采用捏坯車胎之法,是先以手捏成壺形坯胎,置于干后,將坯胎放在車盤上,旋轉(zhuǎn)車盤以刀按坯胎,即能車成圓形,再另接壺嘴與壺把。此種做法,在捏坯和接駁壺嘴與把時,需用手指累按手捏,所以壺體上隱約可見指紋與較粗的竹刀之痕,這個時期的壺,由于工具的關(guān)系,多無局部的精細加工,壺身里面片接之痕,壺嘴與把的泥接之痕明顯。壺嘴與把多為手捏泥修成形,故彎折處,多有細小折紋。壺蓋多用手捏,故常見圓形壺鈕與蓋形,并不是規(guī)律工整的。偶見精工之佳作,多為名氣響亮者所做,如時大彬、陳子畦、徐友泉……等。精制紫砂壺時,即使用沾水之毛筆,將捏坯時的手紋及車胎的刀痕抹平,但是紫砂品的表面,經(jīng)高溫窯火燒熔,微有漲縮后再結(jié)成之表面,原有的指螺紋與刀痕仍隱約可細細地辨認。
清干隆時,開始有模印車胎手制成的壺,那是以泥片放入模型內(nèi),規(guī)筑成形,干后再車胎表面,使之平整光滑的方法。起初只有壺身采取模印,壺嘴與把仍是手捏成形,后又發(fā)展至壺嘴與把皆以模具印出,再接駁一起成形。此法做出的紫砂壺,外形規(guī)整,不歪不倚,看似精美,卻較難發(fā)揮作者制壺時的靈動性,且模印車胎法較為簡易,一般人工都可上手,適合大量制造,反而捏坯之法已少見。
直到清嘉慶時楊彭年善制紫砂壺,才又重拾捏坯車胎之法。此法做成之壺,看似不甚工整,卻渾然有致,線條起伏自然,能生動地表現(xiàn)出作者的技藝與灌注其形體之精神。所以后代之名家,如申錫、黃玉麟……等,皆受其影響,采用此古法。
現(xiàn)代紫砂壺之做法,圓器多采用「打身筒」之法,是在轉(zhuǎn)盤上,把泥片圈接成筒狀,用工具把泥筒均勻拍打成圓形的壺身,然后接壺頸、腳、把、嘴等部分,另做壺蓋即成。方器則采用「鑲身筒」之法,是按設(shè)計的形,先做好樣板,依照樣板裁切泥片,把裁好的泥片鑲接好,配制壺蓋即成?!歌偵硗病狗?,事實上不是現(xiàn)代的做法,而是延續(xù)了過去的傳統(tǒng),遵循古法。一九六八年在揚州江都丁溝鄉(xiāng)出土的一件「六方大彬壺」,其時代是明萬歷四十四年。這把壺的做法,是裁泥片鑲接而成,壺嘴、把是用手搓捏塑加工,足以證明今日正統(tǒng)的紫砂成型法是沿襲傳統(tǒng)而來的。
除了可從做工成型的工具、步驟上,推論其時代外,還可從紫砂壺的線條、造型結(jié)構(gòu)上,看出同一時代作品的相似處。如明代的紫砂壺,壺風多優(yōu)雅婉約,文人氣息重,造型多素雅少華麗。從壺身的曲線到壺把與壺嘴的呼應(yīng),柔美為上,不慍不火,可取時大彬、惠孟臣、陳用卿等名家的作品為代表。他們承受宋明瓷器的一些影響,在明時的紫砂器上,可常見與宋明時期瓷壺的線條頗為接近,雍干時期的瓷器和紫砂器的線條也非常神似,由此可見,藝術(shù)的線條,是隨時代的演變漸進而變的,而它們又可互相的影響與模仿,使我們在鑒賞時,對于時代的感覺,能了然于胸。
清干隆時,國富民樂,社會安定。當時的紫砂壺,多有華麗的裝飾,造型偏重高貴富麗。它們的氣韻開朗,秀麗溫潤,大多給予人們有親切愉悅之感。嘉道年間,文風又盛,文人致力參與紫砂壺藝者,首推西泠八家之一的陳鴻壽。他公暇之余,設(shè)計新壺式,手繪十八壺式,由中興時大彬絕技的楊彭年制作。此時的壺風,形式儒雅,線條自然,不夸張低俗,壺身上常有書畫壺銘,更加強了精練文化藝術(shù)氣息。同光時期,經(jīng)歷戰(zhàn)亂后,社會由動蕩不安中,逐漸安定下來,此時壺風趨向,多為重實用,外形簡單樸素為主,配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純樸憨厚踏實的農(nóng)民風格,流露在當時多數(shù)的紫砂壺上。民國初年,上海一些壺商,到宜興訂制壺坯,并隨店主的意思
相關(guān)熱詞:
延伸閱讀:
· 黃山毛峰的傳說10-09
· 蔡襄“龍團”細分明10-09
· 水金龜?shù)膫髡f10-09
· 英國飲茶的由來10-09
· 茶之誕生(下)10-09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wǎng):m.sinowalls.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guān)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guān)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